企业资讯
消融导管
发布时间:
2022/11/21 21:23
近年来导管消融技术不断发展,给心房颤动患者带来了光明的治疗前景和康复希望。冷冻球囊消融术在房颤的导管消融中具有独特优势。冷冻球囊消融系统提供整体房颤消融方案,由冷冻球囊导管和冷冻消融仪组成,并通过电路和气路连接在一起,形成一个精密和的消融系统,冷冻一次形成一个连续的带状损伤。冷冻球囊的single-shot,一次两分钟的冷冻就可以形成环状透壁均一的连续性损伤,不存在过度消融或者消融不足的现象。且冷冻消融是低痛甚至是无痛的,手术时间短,患者耐受性,可以带给患者良好手术体验。
近期,、等研究发现,青年房颤患者单次射频导管消融临床效果较佳,其中阵发性房颤患与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成功率均较。与中老年房颤患者相比,青年房颤患者更能从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中获益,且多数不需二次射频导管消融。
心内膜射频消融术也称为导管消融术。这种类型的消融会在心脏内部造成损害。然而,心内膜房颤消融对处于较晚期的房颤患者可能效果不佳。
非药物治疗方面,可使用导管射频消融进行治疗,包括:射频导管消融、冷冻消融、脉冲消融、激光消融、内外科杂交消融等,被作为房颤治疗方式。
目前导管消融手术方式根据所使用的器械不同,可分为二维消融手术和三维消融手术。二维消融手术使用传统的X射线辅助定位,然后进行消融治疗。三维消融手术则是利用磁场或电场定位,三维手术中涉及的产品主要是三块:三维标测系统、标测导管和消融导管,先用三维标测系统和标测导管对心脏进行标测和建模,测量心脏局部电信号和起搏并找到病变位置,然后用消融导管对病变位置进行消融处理(加热使得心肌组织凝固性坏死),消融也包括射频消融、冷冻消融及脉冲场消融(PFA)。
导管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(房颤)的一线治疗方法。导管消融策略是近年来备受心脏电生理关注的热点之一,伴随着新的消融技术和器械的应用,房颤导管消融疗法不断创新和突破。
教授指出,与普通的需要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相比,接受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围术期抗凝治疗显得更为重要,抗凝治疗是开展导管消融手术的前提。
绝大部分房颤的发生与肺静脉的异常放电有关,因此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是电学隔离肺静脉,目前主要的消融方法是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于肺静脉开口处,进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。
但在导管消融术的围手术期间,患者均存在较大的血栓发生风险,因此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治疗策略备受关注。,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教授、教授、教授与我们一起谈谈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及其围手术期的抗凝策略。
什么是房颤导管消融治疗?简单而言,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就是用一些破坏性的手段损伤肺静脉的特定肌肉,使肺静脉中的电位无法传出,最终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。
房颤是21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。作为治疗房颤最有效的方法,导管消融已成为我国房颤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。近年来我国导管消融治疗发展迅速,其治疗适应证也逐渐拓宽。
教授回顾了指南对导管消融的推荐等级,指出房颤患者不能轻易放弃节律控制,早期干预房颤有显著获益。教授以一例与肌袖相关的房性心律失常为例讲述了如何超选患者。房颤与心衰互为因果、相互恶化,教授以3例患者讲述了导管消融如何为这部分患者带来获益。另外,在房颤快慢综合征这部分患者中,教授指出导管消融优于起搏治疗。
相比于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,脉冲消融有以下优势:1)性更。相较于血液细胞、血管平滑肌、内皮及神经细胞,心肌细胞对电穿孔的阈值更低。因此,脉冲电场可选择性地损伤心肌,而保留血管、神经及心脏周围组织,如肺、食管、膈神经等,避免由周围其他组织损伤导致的并发症。2)速度快、导管与组织的贴靠要求低、疤痕连续性和均匀性更。FAPAPULSEPFA系统独特的导管能够适应不同的肺静脉形态,实现稳定贴靠,提升临床操作灵活性。导管到位后,该系统的能量可在数秒内释放,极大地缩短手术时间,减少放射线暴露量。PFA操作更易于掌握,可帮助医生有效缩短学习曲线,以加速推动阵发性房颤导管介入消融手术的普及。
其次,导管消融治疗得到普及。在房颤症状治疗的节律控制方面,导管消融的有效性比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更好,是一种根治房颤的方法。近来也有研究证实,导管消融也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。所以,这十年全世界都在建立房颤中心、开展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,并且这在我国三甲医院几乎已经普及。
射频消融术是一种、效的微创导管技术,通过穿刺将导管放置到心脏内,以射频的方式治疗心律失常,是目前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、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之一。
本专题会议由教授带来主题为的精彩讲座,主要围绕脉冲导管消融(PFA)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和消融优势、在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的试用结果以及PFA在临床的应用前景展开介绍。教授表示PFA在房颤消融中优势明显,消融效,但同时应注意因此带来的危害,强调消融前一定要明确诊断。
教授介绍,房间隔缺损(ASD)合并房颤发生率,慢性心房扩张致电生理重构是ASD发生房颤的主要原因。目前,导管射频消融时房颤治疗的有效方法,但房间隔穿刺是房颤导管消融术的前提。因此,房缺封堵器(ASO)的存在成为ASD封堵术后患者行房颤导管消融的巨大挑战。有研究发现,ASD封堵术行房间隔穿刺进行房颤消融可行。多数患者可通过自身房间隔穿刺,对封堵伞较大的患者可经封堵伞穿刺,采用压球囊扩张有助于鞘管通过,经封堵伞穿刺将增加手术时间。
但不同患者行导管消融术,结局大有不同。有些患者一次消融后症状全无、且不复发;而有些患者经过多次消融后仍会复发。这是为什么?原因之一可能与左心房增大相关。
过去,房颤导管消融治疗通常采用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两种方式,但它们对消融区域组织的破坏缺乏选择性,甚至可能对邻近的食管、冠状动脉和膈神经等造成损伤。近年来,选择损伤部位更、放点时间更短的脉冲场消融(PFA)技术受到关注,成为第三种房颤消融治疗新方法。
在微创房颤消融专题会上,与会专家认为,外科房颤消融是治疗房颤最早的方法,也是长期效果的方式。目前,外科消融已经实现微创化,加上经导管消融和左心耳闭合手术,让房颤的治疗更加有效微创。
老年人体质较弱,合并慢支、糖尿病、血压、冠心病等,不少人认为老年人房颤导管消融风险,性差,其实这是对导管消融手术方式不了解造成的。所谓导管消融是一种的的介入操作。只需在局麻下,穿刺静脉,提供血管入径即可,只留有针眼大小的皮肤切口。导管送入心脏对引起房颤的病灶进行消融,手术需要2小时左右,手术后穿刺部位仅需要沙袋压迫6小时即可,老年人能很好的耐受。
导管消融手术是房颤重要非药物治疗手段。导管消融手术是通过穿刺股静脉、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,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引导下,将标测导管沿着血管送入心腔,精确定位引起心动过速的电信号异常起源点或异常传导路径,再用消融导管头端在病灶处释放射频电流,通过产生热效应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,直接阻断电信号异常传导路径或起源点,从根本上治疗心动过速,具有微创、不需要全身麻醉的特点。
查看更多...
免责声明:内容转发自互联网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请转至联系我们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